市場資訊

Market News

首頁>市場資訊

華新麗華(1605)昨(24)日董事會決議,出售美國太陽能子公司BorregoSolarSystems公司之案場開發部門,予美國能源投資公司ECP,交易總金額約5.67億美元(約新台幣167.8億元),預計可認列稅前處分利益約2.88億美元(約新台幣85.2億元)。本筆交易處分利益,華新預計第3季認列稅後純益2.3億美元(約新台幣68億元),若以資本額約343.13億元概算,可望貢獻每股純益逾1.98元。換言之,本筆處分利益已直逼華新去年獲利146億的一半。華新自2008年跨足再生能源領域,於美國投資BorregoSolarSystems公司提供太陽能系統整合服務,在案場開發、電力及儲能系統規...

產業訊息

TREE新創搶眼 拚募資10億經濟日報 2022-05-25

亞洲指標新創展會InnoVEX昨(24)日登場,有來自14國、195家新創業者參展,經濟部技術處集結18個新創團隊,打造TREE新創主題館,包括工研院、生技中心、金屬中心等機構及學校展示成果,橫跨半導體、資通訊、生技、循環經濟等四大領域,預計年底前可吸引10億元新創早期資金。技術處長邱求慧表示,數位經濟浪潮下,新創企業崛起,逐漸顛覆產業樣貌,台灣的創新力夠、技術強,法人研究機構是重要的技術彈藥庫,已展現亮眼的新創成績單。目前已有三家新創團隊成立公司,包括工研院與資策會合作,以5G企業專網主打國際市場的泰雅科技;資策會以資安監控技術的衍生新創資安鑄造,以及工研院以工業物聯網技術的衍生新創智連工控...

產業訊息

工業、製造業生產指數 雙升經濟日報 2022-05-24

經濟部統計處昨(23)日公布4月工業及製造業生產指數,工業生產指數為132.70,年增7.3%;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35.19,年增7.5%;兩項指數雙雙創下27個月正成長。展望未來,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說,受惠新興科技應用與企業數位轉型持續推展,有助於推升台灣製造業生產成長動能,但近期俄烏戰事及中國大陸封控等不利因素下仍削減增幅,預估5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5.2%至8.3%。統計處表示,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年增17.8%,為推升製造業生產成長主要貢獻。其中,積體電路業在高效能運算、物聯網、車用電子等相關晶片需求續強,加上半導體業者擴增產能,年增27.6%;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5....

離岸風電區塊開發即將在今年第三季進行選商,許多開發商紛紛推出風場參與競爭。最新投入風場開發的貝富新能源(BlueFloatEnergy)24日宣布正式進軍台灣市場,角逐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的競標作業,將推出位在新竹外海裝置容量約1GW的九降風離岸風電計畫。貝富新能源指出,專案名稱定為九降風離岸風電計畫,是因新竹地區風力資源相當豐富,因此選定在此開發。根據環保署環評開發資料顯示,風場所在水深約為45至90公尺,風機機組單機裝置容量規劃9.5至20MW,海纜於新竹市北區及新竹縣新豐鄉潮間帶上岸後連接至自設升(降)壓站,再沿既有道路鋪設陸纜,連接至台電變電所。貝富新能源首席執行長CarlosMartin...

半導體「砍單風暴」正式來襲,面板驅動IC廠開第一槍。受制面板需求疲軟、報價跌跌不休,業界傳出,已有驅動IC廠大砍晶圓代工投片量,幅度高達二至三成,去年驅動IC廠風光大賺數個股本已成過去式;部分消費性IC受大陸封控與通膨導致消費緊縮壓力,也恐接棒砍單。台灣上市櫃驅動IC廠包括聯詠、矽創、敦泰、天鈺、瑞鼎等,相關業者檯面上都不願對此多談。有業者私下透露,現在大環境真的不好,「該砍(單)的還是要砍」,為了管控庫存,「後面訂單不要下那麼多」。驅動IC在疫情前因為晶圓代工價格最差,晶圓代工廠最不願生產,多半只是用來「填產能」的品項。不料疫情帶來筆電、監視器、電視等需求大好,使得驅動IC瞬間供不應求,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