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Market News

首頁>市場資訊

今年以來科技股面臨漲多回檔以及評價面偏貴之修正,特別是半導體族群更是重災區,然而觀察目前市場上的半導體ETF,持續掀起散戶申購熱潮,半導體股價愈跌、但國內3檔半導體ETF總受益人數則逐月增加,截至4月底已正式突破30萬大關。富邦台灣半導體(00892)ETF經理人陳靜如表示,電子指數本益比已低於過去10年平均,且新科技離不開半導體概念下,從長期投資的角度說,目前台灣半導體產業正是分批逢低布局好時點。今年度半導體族群股價的下跌,且下跌幅度較大盤深,在整體獲利仍成長的狀況下,陳靜如認為主要來自評價面的下修,從部分公司法說會釋出樂觀展望,但股價仍然下跌也可以見到端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聯準會...

產業訊息

華新大投資 爭霸不銹鋼龍頭經濟日報 2022-06-01

華新麗華(1605)昨(31)日公告擴大布局海外煉鋼事業,將分別執行不銹鋼、煤礦兩大併購,總投資額逾93億元,預計今年底完成交割。華新宣示,力拚成為全球不銹鋼產業領導龍頭。華新昨日公告,斥資2.25億歐元(約新台幣70億元),取得歐洲不銹鋼棒及盤元領導廠商CogneAcciaiSpeciali公司(CAS)70%股權;另以8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3億元)向新加坡煤礦商InnovationWestMantewe(IWM)取得40%股權。首先,華新向義大利Marzorati家族取得CAS70%股權。華新指出,與該公司往來近20年,雙方過去就是合作夥伴,去年7、8月開始研討整併一事,期許透過此次收...

產業訊息

鴻海低軌衛星 拚明年上太空經濟日報 2022-06-01

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昨(31)日宣布,未來三年聚焦電動車、半導體與低軌衛星等三大新事業,凸顯鴻海將透過三箭齊發,朝2025年毛利率達10%目標邁進的決心。最受矚目的是,劉揚偉首度揭露鴻海進軍低軌道衛星領域,而且不僅鎖定地面接收站,他說,「明年可能看到鴻海製造的衛星飛在天空上」。鴻海昨天舉行股東常會,考量防疫,經營團隊與出席股東採取視訊方式連線,全長約1小時25分鐘,順利通過去年度盈餘每股配發現金股利5.2元,是鴻海上市31年來新高,同時完成改選九席董事(包含五席獨立董事),獨董比例超過一半。劉揚偉先前已多次揭露電動車與半導體等新事業布局,昨天特別端出「新菜」,透露在新世代通訊領域上,鴻...

產業訊息

三星、英特爾 啟動多領域合作經濟日報 2022-05-31

南韓半導體巨擘三星電子30日表示,將與英特爾展開下世代記憶體晶片、系統晶片、晶圓代工、個人電腦(PC)與行動裝置等多領域合作。其中,以晶圓代工最受市場關注,業界解讀為英特爾藉由同時與台積電、三星合作的兩手策略,提升議價權,並藉此制衡兩個「亦敵亦友」的業界巨頭。台積電(2330)向來不評論競爭對手。三星則透過新聞稿證實,副會長李在鎔已和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會面,兩人討論後續合作事宜。南韓前鋒論壇報報導,基辛格結束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行程後飛往南韓首爾,與三星電子的實際掌門人李在鎔會晤。這場美韓晶片業巨頭會的與會者,還包括掌管三星晶片事業的共同執行長慶桂顯、執掌三星行動部門的盧泰文、及三...

產業訊息

陸域風機建置 有利綠電達標經濟日報 2022-05-31

環保署4月預告修正環評規定,加嚴風機與最近建築物實施環評距離,從現行250公尺提升至500公尺。華逸能源表示,這將影響陸域風機案場建設進度,不利於政府推動綠電達標。華逸能源強調,陸域風機距離2025年目標還有376MW(百萬瓦)的成長空間,應加速而非減速。華逸能源指出,台灣經濟成長強勁,整體用電及綠電需求走揚,2025年全台用電量上修至3175億度,較2016年預估多出600億度。據能源局資料,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預估值下修為15.2%,電力缺口高達5%。華逸能源分析,產業對綠電的需求與日俱增。許多國際品牌如Apple、Google均表態於2050達成淨零目標,台灣企業須順應時勢,綠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