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科技業突圍 下半年旺經濟日報 2022-07-04
全球電子業雜音不斷,重量級權值股股價頻頻修正之際,太陽能、車用、工業電腦等三大科技領域下半年不畏大環境動盪,市場需求甚至比上半年更旺,聯合再生(3576)、茂迪、台半、貿聯-KY、研華等相關廠商訂單火熱,成為少數較不受通膨、戰爭影響的產業。太陽能產業方面,因全球各地加速推動再生能源產業,促使太陽能市場需求快速增溫,預料今年全球太陽能光電裝置量可達230GW(10億瓦),創新高,較去年的180GW大幅成長逾27%,是首度單一年度裝置量突破200GW大關,相關業者全面「陽光普照」。台灣太陽能市場更受惠於蔡政府禁止陸製太陽能電池進口台灣、新建物強制安裝太陽能發電,及夏季缺電疑慮等三大效應,帶動新一波...

閃開灰犀牛!2大產業車用零件、伺服器下半年摧油門經濟日報 2022-07-04
通膨衝擊消費力,3C等消費性產業率先趴下,不過,仍有2類樂觀產業挺住逆風,汽車產業通路庫存「淨零」,車用零組件業者指拉貨力道5~6月十分明顯,第3季度將大拉貨補通路低庫存,伺服器產業也同樣穩健成長5~10%,雲端客戶無傳言中的砍單行動。根據特斯拉(TESLA)北美官網顯示,若訂購一輛Model3要3~6個月後交貨,但訂購ModelX,交貨時間最快得到2023年5月,相當要等3季,足以顯示供應鏈吃緊程度。車用零件廠商指出,汽車關鍵零件仍有缺貨,少一顆無法組全車,加上先前物流塞港效應,車廠全球通路庫存水位都偏低,甚至淨零,除車款有漲價壓力,「買車要等」也成常態,等新車交貨時配備被砍東砍西也很常見,...

半導體晶片砍單風暴擴大 消費型應用面臨衝擊經濟日報 2022-07-01
半導體晶片砍單降價風暴擴大,先前價格相對硬挺、供不應求的微控制器(MCU)開始出現報價雪崩潮,尤以台廠鎖定的消費型應用價格壓力最大,大陸市場更傳出全球前五大MCU廠產品價格腰斬的消息,新唐(4919)、盛群、松翰等業者後市承壓。MCU成為繼驅動IC、部分電源管理IC與CIS影像感測器市況反轉之後,又一面臨砍單降價壓力的關鍵晶片,透露半導體市場供不應求盛況快速退燒,原本狂缺的晶片在客戶端重複下單後,近期受通膨、戰爭、升息等壓力導致需求不如預期,開始大刀砍庫存、降價出清。去年全球大鬧晶片荒,MCU也是當紅炸子雞,推升相關廠商營運同步改寫新猷。台灣MCU龍頭新唐去年獲利暴增逾5.5倍,每股純益7.2...

躍全球前五大供應商 聯發科微處理器 產值看增中國時報 2022-07-01
研調機構ICInsights公布最新微處理器(MPU)報告,全球前五大微處理器(MPU)廠商在2021年就拿下86%市占率,其中龍頭霸主依舊微英特爾之外,聯發科(2454)也成功進入全球前五大MPU供應商之一。ICInsights看好,由於2022年MPU平均單價看增8%,整體市場產值有望再成長近12%。ICInsights針對MPU產品發布最新報告,2020年雖然有新冠肺炎疫情壟罩,不過在PC、智慧手機及連網等終端需求提升帶動下,使MPU市場產值在2020年成長16%,且2021年延續這股氣勢,使MPU市場產值成長13%。觀察2021年的MPU市場概況,ICInsights指出,英特爾在MP...

SEMI揪團 布局全球車用晶片經濟日報 2022-06-30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昨(29)日發表車用晶片指南,並攜手聯電(2303)、鴻海等台灣車用半導體晶片業者及上下游供應商,提供完整晶片解決方案,布局全球車用晶片市場,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及鴻海系統晶片設計中心副總經理劉錦勳表示,廠商結伴打群架,共同打造整合生態系,讓台灣在全球電動車領域扮演關鍵角色。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分析,車用晶片短缺不僅讓世界看到台灣半導體產業重要性,這也是對過去車用供應鏈合作方式的一種示警,廠商更需要加強與高科技產業供應鏈合作結盟,確保供應鏈產能,加速整體產品開發及創新進度。為推進產業成長,SEMI與產業領導廠商合作,透過打造SEMIAutoI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