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晶長約預收款 創高經濟日報 2022-08-03
全球第三大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6488)董事長徐秀蘭昨(2)日表示,截至第2季底,該公司預收長約預付款總金額達360.6億元,再創新高,季增近30億元,目前看來,8吋與12吋矽晶圓需求仍健康強勁,但小尺寸矽晶圓需求相對較弱。環球晶昨天舉行法說會,徐秀蘭釋出以上訊息。針對地緣政治關係緊張對全球半導體業的影響,環球晶認為,俄烏戰爭潛在的衝擊,應與金屬及惰性氣體供應不順有關,進而影響半導體產業鏈,並導致能源成本急劇上升,造成負面效應,尤以歐洲地區影響較甚。儘管風險因素持續發酵,半導體業者彈性調整營運方式以淡化影響,但可能會因戰事持續時間而有變化。法人關心半導體庫存調整議題,徐秀蘭表示,環球晶庫存情...

攜手美電動車廠 台塑開發新電池聯合報 2022-08-03
台塑集團攜手美國電動車鏈,開發新一代車用電池。台塑新智能公司與美國電動車公司apteraMotors暨協禾國際昨日簽署備忘錄,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表示,此次三方合作,一起投入車用磷酸鋰鐵電池與車用智慧控制系統的開發,將是台塑集團擴大新能源領域發展重要的里程碑。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指出,因為安全性考量,包含大陸寧德時代CATL、南韓LG等電池製造商紛紛轉向磷酸鋰鐵電池。估計未來三到五年內,全球會有超過四成的電動車、超過八成的儲能系統會採用磷酸鋰鐵電池。apteraMotors創辦人ChrisAnthony表示,預計二○二四年開始由台塑尖端能源供應所需的太陽能電動車用電池,並由協禾國際負責規畫...

7月製造業PMI 10年最大跌幅聯合報 2022-08-02
中華經濟研究院昨天發布七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百分之四十七點八,不但中斷連續廿四個月的擴張轉為緊縮,且指數重跌五點八個百分點,是二○一二年七月創編十年來單月最大跌幅。製造業對未來六個月展望連續三個月呈現緊縮,指數續跌七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卅點一,為二○二○年五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中經院表示,這次也是創編以來首見各產業同步訂單緊縮與存貨高漲情況,且原物料價格雖回檔但營運成本仍持續攀升。此外,考量供應中斷因素仍在且貨運交期仍長,鑒於目前去庫存難度高,加上上游大廠陸續篩選客戶,建議積極調節應收應付帳款,尤其沒有議價能力且客戶集中單一品牌客戶者,確保手上有足夠資金因應與緩衝下半年的不確定性...

終端需求轉趨疲弱…電子業逆風 擴廠急凍經濟日報 2022-08-01
全球經濟放緩、終端需求轉趨疲弱,引爆電子業資本支出下修與建廠延後潮,台積電(2330)、南亞科、穩懋、友達、彩晶、力積電等本土指標廠都放慢腳步,總計逾1500億元的投資面臨遞延,加上美光、SK海力士等國際大廠也有意放緩投資,凸顯科技業景氣降溫。業界人士分析,近期電子業庫存飆高,加上部分機台供應仍不順,為避免供過於求壓力更大,科技廠索性暫緩投資,以半導體晶圓代工、雙D(記憶體、面板)、手機相關指標廠為主,都是電子業當中「重中之重」的領域,透露整體景氣正遭逢修正逆風。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原訂今年資本支出上看440億美元(約新台幣1.32兆元),考量設備供應商交期拉長,公司決定推遲部分資本支出至202...

被動元件 下半年旺季不旺經濟日報 2022-08-01
筆電、手機等電子終端產品需求大幅降溫,被動元件身為關鍵零組件,也難逃衝擊,標準品庫存節節攀高,出貨量面臨下滑,導致下半年旺季不旺,華新科(2492)、信昌電、禾伸堂、大毅等台廠備戰;國巨由於利基型產品比重較高,受標準品景氣波動影響較低。業者坦言,現階段積層陶瓷電容(MLCC)、晶片電阻標準品都在庫存去化階段,製造商訂單能見度不佳,可能要等到2023年第1季才可望回溫,但高階應用如車用、工控、醫療、低軌道衛星等利基型產品需求仍穩健。被動元件材料商則說,目前標準品可說是「塞貨塞到爆倉」,研判被動元件成品庫存超過三個月,再加上製造商的庫存,合計可能超過半年。由於庫存堆積如山待消化,預期MLCC和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