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製造業PMI 10年最大跌幅聯合報 2022-08-02
中華經濟研究院昨天發布七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百分之四十七點八,不但中斷連續廿四個月的擴張轉為緊縮,且指數重跌五點八個百分點,是二○一二年七月創編十年來單月最大跌幅。製造業對未來六個月展望連續三個月呈現緊縮,指數續跌七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卅點一,為二○二○年五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中經院表示,這次也是創編以來首見各產業同步訂單緊縮與存貨高漲情況,且原物料價格雖回檔但營運成本仍持續攀升。此外,考量供應中斷因素仍在且貨運交期仍長,鑒於目前去庫存難度高,加上上游大廠陸續篩選客戶,建議積極調節應收應付帳款,尤其沒有議價能力且客戶集中單一品牌客戶者,確保手上有足夠資金因應與緩衝下半年的不確定性...

終端需求轉趨疲弱…電子業逆風 擴廠急凍經濟日報 2022-08-01
全球經濟放緩、終端需求轉趨疲弱,引爆電子業資本支出下修與建廠延後潮,台積電(2330)、南亞科、穩懋、友達、彩晶、力積電等本土指標廠都放慢腳步,總計逾1500億元的投資面臨遞延,加上美光、SK海力士等國際大廠也有意放緩投資,凸顯科技業景氣降溫。業界人士分析,近期電子業庫存飆高,加上部分機台供應仍不順,為避免供過於求壓力更大,科技廠索性暫緩投資,以半導體晶圓代工、雙D(記憶體、面板)、手機相關指標廠為主,都是電子業當中「重中之重」的領域,透露整體景氣正遭逢修正逆風。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原訂今年資本支出上看440億美元(約新台幣1.32兆元),考量設備供應商交期拉長,公司決定推遲部分資本支出至202...

被動元件 下半年旺季不旺經濟日報 2022-08-01
筆電、手機等電子終端產品需求大幅降溫,被動元件身為關鍵零組件,也難逃衝擊,標準品庫存節節攀高,出貨量面臨下滑,導致下半年旺季不旺,華新科(2492)、信昌電、禾伸堂、大毅等台廠備戰;國巨由於利基型產品比重較高,受標準品景氣波動影響較低。業者坦言,現階段積層陶瓷電容(MLCC)、晶片電阻標準品都在庫存去化階段,製造商訂單能見度不佳,可能要等到2023年第1季才可望回溫,但高階應用如車用、工控、醫療、低軌道衛星等利基型產品需求仍穩健。被動元件材料商則說,目前標準品可說是「塞貨塞到爆倉」,研判被動元件成品庫存超過三個月,再加上製造商的庫存,合計可能超過半年。由於庫存堆積如山待消化,預期MLCC和晶片...

南亞再生聚酯 搶千億商機經濟日報 2022-08-01
南亞(1303)看好再生聚酯市場,搶千億商機。南亞酯化單體先導工廠已經投入試產、明年上路,將擴大回收廢棄的塑料產品,包括舊衣、寶特瓶、漁網等,擴大投入再生聚酯市場,預期三年內需求可望有爆發性成長。全球回收再生聚酯市場將迎來爆發期,據悉,可口可樂、雀巢等全球飲料商陸續承諾陸續改換綠色包裝,同時Adidas、ZARA、PUMA、NIKE、HM甚至IKEA等國際品牌均宣示,將部分或全面使用回收材料,最快兩年內陸續上路,可預期再生聚酯(R-PET)市場將持續擴大。「寶特瓶回收量已跟不上全球對於R-PET的需求成長。」南亞董事長吳嘉昭指出,全球PET產量中,僅約三成是用來生產寶特瓶,其餘多數以紡織品為主...

手機市況逆風 台鏈備戰經濟日報 2022-07-29
三星、高通鬆口手機市況轉差,牽動聯發科、敦泰、穩懋、大立光等台灣手機零組件供應鏈敏感神經,敦泰第2季獲利更較首季銳減逾87%,法人關注下半年是否可能面臨虧損窘境。面對市況逆風,已有部分業者重新調整營運腳步,以因應景氣下行帶來的風險。全球手機晶片市占龍頭聯發科今天將舉行法說會,市場關注公司釋出下半年營運展望,以及是否會更新今年全球5G手機出貨量預估。聯發科在4月的法說會中預估,今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將與去年持平,但5G手機出貨量從先前的7億支,下修為6.6億至6.8億支,惟年增率仍達三成。手機晶片供應鏈中,觸控與驅動整合IC(TDDI)供應商還有聯詠、敦泰等,以及指紋辨識IC廠神盾。受市況不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