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Market News

首頁>市場資訊
房市資訊

贈與土地併遺產 出售有眉角工商時報 2023-07-18

贈與土地後兩年內過世,土地必須併入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繼承人之後再出售時,房地合一稅仍應以贈與時而非繼承時的土地公告現值,作為取得成本,有位民眾因為搞錯取得成本時點,繼承後再出售稅金差了1500萬元。有位鄭姓男子的父親,105年11月贈與六筆台中市商用建地給他,並於106年2月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之後鄭父隨即過世,六筆土地因是死亡前兩年的贈與行為,因而改納入遺產總額課稅。後來鄭男在107年3月將土地出售,且以繼承時的土地公告現值,作為房地合一稅的取得成本,並列報土地交易所得及課稅所得為0元,被中區國稅局依查得資料核定六筆建地交易所得4千3百餘萬元,減除土地漲價總數額0元,按土地持有期間超過一年...

為落實居住正義,並鼓勵多屋者釋出房源到租屋市場,行政院會上周(7/6)通過「囤房稅2.0」政策;儘管政策有配套,多屋族釋出屋源出租,房屋稅率反而調降;但會計師提醒,仍要留意房屋稅恐轉嫁給租屋族的後續效應。KPMG安侯建業會計師洪銘鴻表示,房屋稅並非不能轉嫁給承租方,可預期未來囤房稅2.0一旦實施,包租公、包租婆恐將此租稅成本轉嫁給租客,租屋市場恐將因此面臨挑戰,最後卻由原本就欠缺購屋資本的租屋族,實質承受囤房稅2.0的租稅負擔;提醒相關政策也需一併考慮其後續影響。據行政院會日前通過財政部「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全台持有4戶以上住宅者,非自用部分的房屋稅稅率由1.5%到3.6%,上調至2%...

房市資訊

農地變更工業用地 黃土變黃金好處多經濟日報 2023-06-29

近年台商大量回流,工業用地極為短缺,造成一地難求,工業用地價格暴漲,過去5年,工業用地價格平均漲幅遠高於住宅用地,有些地區工業用地5年漲幅超過一倍,若能將農地變更為工業用地,獲利相當驚人。國土計畫即將於民國114年5月1日全面實施,屆時將全面管制農地變更,農地形同被套牢,故想把農地變更為工業用地,應盡快提出申請。目前購買國有土地的條件非常嚴格,除了有很多限制條件外,面積500坪以上國有土地無法出售,農地變更工業用地對於公有土地的購買條件大幅放寬,依據產業創新條例第43條第三項:「公民營事業或興辦產業人為開發產業園區需用公有土地時,應由出售公地機關辦理讓售,其公有土地面積不超過設置總面積十分之一...

先前網紅阿滴因代言「乙種工業區」建案惹怒一票網友,就連房產專家也發聲討論,質疑工業宅是用來當辦公或工廠使用,一旦有居住事實就是違法。現今台灣房價狂漲,不少人為了撿便宜退而求其次,考慮比一般住宅產品低7至8折的工業宅;一名網友在PTT發文,點名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周圍建物數十年來總價差不多,想問是不是環境所致。原PO在文中描述,工業區的房價都是死豬價,盤點北台灣如新北土城、頂埔、桃園觀音、草漯;南部的話像高雄的林園、大社、大寮;文章曝光後,掀起網友戰成兩派,有人看到就退縮,理由不外乎是「聯結車來來去去,旁邊還都是煙囪汙染超嚴重」、「常聞到奇怪的味道,除非你在那邊工作」、「與世隔絕」、「你要買一個...

房市資訊

財部打炒房 稅改3箭齊發工商時報 2023-06-20

政府打炒房列車再度動起來。財政部高層指出,針對健全房地市場,財政部將持續推動房屋稅制合理化,除了已上路的房地合一稅,未來三大措施包括力促各地政府實施囤房稅、強化對多屋者查稅,還有推動房屋稅修法。財政部2022年起推動持五戶以上房屋者的個人房屋租賃所得專案查核,期限至今年底。其中應查總件數7603件,截至3月底已查核4166件,補徵件數2172件、補徵稅額9857萬元。據悉,後續財政部不排除再擴大查核對象。相關官員說明,依內政部統計,全台持有四戶以上房屋的自然人約9.5萬戶,如果配合大數據和人工智慧(AI),例如導入戶政系統和內政部租金補貼專案來交互比對,可望更精準提升查核效率。囤房稅的部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