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合一稅收王 台北市靠法人年收64.4億稱冠 ETtoday 新聞雲 2023-10-16
在「房地合一稅2.0」上路後,全台個人的房地合一稅「稅收王」長期是台中拿下,但比較營利事業所繳交的房地合一稅,則以北市無懸念拿下冠軍。信義房屋專家表示,北市公司持有不動產多屬大型開發案,因此移轉後所繳交的房地合一稅遙遙領先他區。根據財政部統計營利事業的房地合一稅資料,2023年全國稅收198億元,比起去年同期的172億元,增加15%。其中,繳稅大戶是台北市的64.4億元,年增8%;其次是台中市的32.9億元,年增32%;高雄市則是25.5億元,年增約4成;桃園市則是22.9億元,年增約44%,增幅位居所有都會區之冠。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個人的房地合一稅收長期以台中市最多,不...

自用住宅用地一次出售 可享低稅率yahoo新聞 2023-10-03
同一土地所有權人持有多處自用住宅用地並同時出售,如果都符合自用住宅用地要件,且合計面積不超過都市土地面積300平方公尺或非都市土地面積700平方公尺,可視為一次出售,申請按「一生一次」自用住宅用地稅率10%課徵土地增值稅。稅務局指出,所謂自用住宅用地要符合四大條件,一是指地上建物為土地所有權人或配偶、直系親屬所有。二是土地所有權人或配偶或成年直系親屬中的一人,於訂立不動產所有權買賣移轉契約書前將戶籍遷入。三是出售前一年內無出租(含公益出租)或供營業使用。四是「同時出售」可跨縣市申請,除訂定契約日應相同之外,並在同一天申報移轉現值,就可視為一次出售。另外,地方稅局表示,公益出租人可依各地方政府規...

重購自用住宅用地退還土增稅5年管制期過世 繼承人這樣做就糟了自由時報 2023-10-02
老陳70歲時從舊公寓換購一間中古大樓3房,成功向稅捐單位申請退還50萬元的重購自用住宅用地土地增值稅,卻不幸在2年後因病過世,獨子小陳是唯一繼承人,因失業在家,想將繼承的大樓3房出售後改為租屋居住,朋友卻勸說此舉恐將被追繳退還的土增稅,讓小陳相當苦惱,擔心房屋出售扣除銀行貸款,萬一又被追繳土增稅,生活將更加困苦,煩惱到晚上經常失眠。高雄市稅捐處表示,土地所有權人經核准重購自用住宅用地退還土地增值稅後,於管制期間內死亡,繼承人也需辦理完成繼承登記。但稅法規定,土地所有權人因重購土地退還土地增值稅者,其重購之土地,自完成移轉登記之日起,5年內再行移轉時,除就該次移轉之漲價總數額課徵土地增值稅外,並...

雲縣府促萬有紙廠轉乙種工業用地yahoo新聞 2023-09-27
曾是台灣3大紙廠之一的雲林縣北港鎮萬有紙廠,因經營不善破產,4.5萬坪廠區閒置10餘年後,由台灣金聯公司整合開發,預計10月17日開標。但因其甲種工業用地可引進汙染較高的工業,引發地方恐慌,雲林縣政府24日表示,將督促北港鎮公所透過通盤檢討,將甲種工業區變更為條件限制較高的乙種工業區,解除民眾的疑慮。雲縣府城鄉發展處處長林長造表示,縣府非常歡迎企業配合縣府產業政策招商引資,但隨著北港鎮中心的往外擴展,萬有紙廠工業區已緊鄰住宅區,該區目前地目仍屬限制汙染較寬鬆的甲種工業區,早已不合時宜,確實有必要變更為公害較輕微的乙種工業區。林長造說,闢設工業區招商引資,創造就業機會繁榮地方,是雲林縣政府的重要...

別再用「價量關係」看房市!政策已扭曲市場 舊觀念很難理解新世界yahoo新聞 2023-09-20
不動產數據每月每季更新,可供分析市況及判斷趨勢,近期諸多「7月成交量縮」、「量先價行」等議題討論熱烈,引來不少專家、網紅論戰,不過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認為討論這個議題還太早,尤其在調控政策連發及價量關係遭破壞後,房市生態已被改變成全新世界,量要縮到什麼程度才跌?房價天花板在哪?已難以預料。7月正逢《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上路,許多分析報告急忙舉出最新價量等數據來論證政策效益,何世昌則直言目前討論這個議題稍嫌太早,「用1個月數據論漲跌宛如丟銅板」,單純拿7月數據來下定論,斷言房價必漲或必跌,這種依據實在太薄弱。他解釋,因為觀察的時間區段不足,就像丟銅板的命中機率是1/2一樣,還開笑稱「當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