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Market News

首頁>市場資訊
房市資訊

房市熱帶動 前2年拍定金額逾706億自由時報 2021-06-10

過去兩年,隨著房市買氣轉熱,法拍市場交投也跟著熱絡,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2019、2020年法拍屋拍定總額累積706.58億元,相較於2017及2018年的490.77億元,增加215億餘元、增幅近44%。據統計,2017年法拍屋拍定總額254.46億元、2018年236.31億元、2019年377.08億元、2020年329.50億元;其中2019年較2018年高出近141億元、增幅近6成,且2019年第一季拍定額竟高達176億元,為2013年有統計以來單季最高。寬頻房訊表示,房市歷經兩年築底後,2019年房市開始轉熱,加上資金潮,讓法拍市場跟著轉熱。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認...

疫情緊張,三級警戒再度延長至6月28日,愈來愈多購屋民眾認為房市可能反轉,房價可能下修。中信房屋認為,交易量若長期低迷,房價確有下修機會,不過想趁勢進場,要做好功課,而且不是人人都可以危機入市。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現階段疫情嚴重,各行各業均受影響,不動產業不像一般民生消費,有必要性、固定性的消費力支撐,因此受到的衝擊可能比其他產業嚴重。不過以SARS、奢侈稅、實價登錄、房地合一等經驗來看,大環境負面影響僅是一時,不動產業韌性十足,往往一段時間就會回彈。因此,利用房市轉弱時,低檔入市,確實可行,不過必須把握時機、得先做好功課,選定目標觀察,機會來時,就立刻出手。但有三種人不適合此時投機...

章定煊表示,不少人認為「美國經驗」房價是在疫情下逆勢成長,所以台灣也會在這波疫情下暴漲,其實這樣分析是錯誤的!以美國經驗來看,疫情爆發時低利、大撒幣的結果下,快速通膨,不僅房價漲,車子價格、物價等消費品,全面走揚。台灣則在2020年,超低利推出,房價、股價就不斷攀揚,同樣已經走過一波。但問題來了,經濟面目前美國已經開始收手,疫苗施打率已逾60%、疫苗供應量充足,不過,疫情雖有好轉,但依舊持續,因為施打了疫苗,也不代表就不會染疫。反觀台灣,疫情正在開始爆發,疫苗尚未到位,在歐盟、美國已經經濟政策開始收手的狀態下,小國台灣依附著美國經濟,也不可能獨自大撒幣,頂多就是維持低利環境。章定煊指出,整體而...

房市資訊

房市逃命波 六都交易飆經濟日報 2021-06-02

房地合一稅2.0新制即將在7月上路,引發房市在5月出現出售逃命波,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在5月全數上揚,以月增率來看,六都有3.5~20.7%不等的成長、以高雄市增加20.7%最高。以年增率來看,則有22.4~56.7%的上漲、又以新北市年增56.7%最多。總計六都5月交易量達24754棟,月增9.9%、年增43.8%,創近八年同期新高。業界認為,房地合一稅2.0將於7月1日上路,不少投資客趕在生效日前賣房,但由於疫情告急可能干擾房市交易,拋售潮是否將持續,而推升6月的買賣移轉棟數,有待觀察。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不動產交易需經簽約、報稅、完稅到過戶等過程,中間約需一個月時間,因此...

房市資訊

房市急凍 雙北交易減三成經濟日報 2021-06-01

國內疫情大爆發,也進入三級警戒,買方不出門看屋,賣方也不想讓人看屋,各大房仲統計五月全台交易量,均較四月衰退二、三成,若單就五月的上下半月交易量來看,下半月雙北更是直接腰斬、減少五成,等於提早宣布房地合一二點○上路前的逃命潮已結束,疫情仍是影響今年房市表現的最大變數。央行昨天發布金融穩定報告指出,去年至今年四月底,不動產市場價量齊增,民眾購屋負擔回升,去年內政部住宅價格指數、信義房價指數(成屋市場)及國泰房價指數(新推案市場)均升至新高,去年第四季全國房貸負擔率及房價所得比均較前一年度略增,但在央行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後,目前房市投機氣氛已下滑,有助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五月中以來疫情急遽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