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Market News

首頁>市場資訊

歷經疫情衝擊、關鍵性高階焊工人力不足,以及頻繁的變更設計等多重挑戰,興達海基公司在各項障礙下堅持國產化目標,成功與供應鏈廠商攜手合作,有效落實政府水下基礎國產化政策,奠立離岸風電綠能產業本土化的堅實根基,國內工業誕生全新的商機,為台灣拚經濟添柴火。興達海基董事長謝榮淵說,興達海基是中鋼集團為配合國家綠能政策成立的專業廠,從事管架式水下基礎(Jacket)製造,以建立本土供應鏈及落實國產化為使命,除了直接為台灣的綠能產業奠立永續發展基礎外,進一步對國內用鋼產業提供轉型升級高值化的機會。謝榮淵指出,由於歐洲發展離岸風電水下基礎產製逾30年,無論產業、技術皆相當純熟,但台灣因剛起步,國內供應鏈廠商幾...

產業訊息

越南疫情效應 被動元件供需缺口加大經濟日報 2021-08-27

越南疫情大爆發,被動元件龍頭村田位在同奈的電感廠自7月22日停工,預計下周一(30日)復工;另一日系大廠太陽誘電在菲律賓的電感廠則降壓生產,讓供應吃緊的電感市況更嚴峻,國內電感廠奇力新(2456)、臺慶科等交期都超過三個月,市場預期,供不應求態勢有利於價格不墜。由於越南疫情無法踩煞車,連續多日通報新增確診人數破萬,越南政府宣布,自23日起再度升級防疫行動管制,胡志明、同奈、平陽等三個製造大城,祭出就地生產、就地吃飯、就地睡覺「三個就地」管制,讓村田位在同奈的電感廠自上個月22日停工至今,原計畫8月17日開工,惟在疫情升級下,又延長至8月30日。村田在越南峴港的電感廠雖然在7月29日復工,不過,...

產業訊息

科技產業園區營運 創高經濟日報 2021-08-26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今年3月更名為科技產業園區,上半年交出好成績單。據統計,全區投資額、營業額、出口額、進口額及員工數等五大營運指標全面走揚,營業額突破2100億元,貿易額破127億美元,雙雙創下同期歷史新高。經濟部加工處昨(25)日表示,科技產業園區是台灣半導體封測、顯示器、光學、電子與數位內容等產業群聚重鎮,近年來因疫情影響,加速新興科技擴大應用,帶動半導體強勁需求,進而推升園區營運。加工處分析個別園區情況,自疫情爆發起,積極布局AIoT的軟體園區營收大有斬獲,例如深耕資訊軟體、數位內容及智慧應用的高雄軟體園區,2020年營收成長高達46%;台中軟體園區去年營收成長17%、今年上半年年增逾二成...

全球第三大、台灣最大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6488)搶搭全球晶圓廠大擴產,對矽晶圓需求大爆發商機。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昨(24)日透露,客戶為掌握穩定料源,紛紛找環球晶簽長約綁料,目前環球晶長約訂單規模已達千億元,為歷來最高,且長約報價也有上揚的趨勢。環球晶昨天舉行股東會,徐秀蘭會後受訪,釋出以上訊息。她強調,不擔心未來幾年半導體矽晶圓市況,整體需求應當都滿健康,現階段供需最吃緊的是12吋磊晶片。現階段半導體晶圓代工產能嚴重不足,台積電、三星、格芯、聯電等指標廠紛紛大動作擴產,格芯執行長柯斐德(TomCaulfield)日前更直言,未來八到十年晶圓代工產能必須提高一倍,才能解決晶片荒和政府日益擔...

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執行長柯斐德(TomCaulfield)23日表示,晶片業未來八到十年的產能必須提高一倍,才能解決晶片荒和政府日益擔心的供應鏈安全問題。近期全球半導體晶片供應不足,最大關鍵在於晶圓代工產能增加速度無法趕上晶片需求成長,尤其以成熟製程產能最短缺,包括聯電、世界先進等以成熟製程為主力的台灣晶圓代工廠均認為供應吃緊態勢短期無法緩解。格芯也是出類似看法,也為晶圓代工景氣走勢投下正面一票。日經報導,柯斐德在一年一度的東南亞半導體展發表線上演講時表示:「近來地緣政治意識日益增強,理解到半導體、尤其是半導體製造,對供應鏈安全、主權安全和經濟安全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