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產業鏈台灣扮要角 工研院揭10年4大趨勢中央社 2021-10-07
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工研院點出數位轉型、產業生態鏈重組等4大全球發展趨勢,提醒產業應努力接軌國際,進而躍居全球重要產業生態鏈的關鍵角色。工研院今天舉辦「鏈國際:強韌協創、永續共榮」專刊發表會,揭示台灣在產業發展上需要特別關注數位轉型、產業生態鏈重組、重振在地經濟、淨零碳排等4大趨勢,這將深切影響台灣未來5到10年的產業發展。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全球面臨COVID-19疫情,不但消費市場動能大降,原本國際供應鏈也隨著各國啟動防疫措施,面臨斷鏈危機,如何透過國際與在地連結化解危機,已成為各國重要課題。另一方面,劉文雄也提到,隨著美歐及加拿大、日本、韓國等上百國家表態支持氣候政策,淨零碳排已經成為全...

台工具機產值看增3成 2030年目標全球占比8%中央社 2021-10-06
工具機公會理事長許文憲預估,今年台灣工具機產值成長幅度3成「沒問題」,透過首次公布產業白皮書,期許2030年台灣工具機產值在全球比重提升到8%。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今天上午舉辦2021工具機產業白皮書發布記者會,這是工具機公會成立超過15年來推出的第1本產業白皮書。工具機公會理事長許文憲指出,工具機是產業製造之母,包括半導體、綠能、3C等產業都需要工具機,他表示此次白皮書發表,主要有三個重點,首先工具機產業對台灣貢獻以及附加價值高,希望政府成為後盾;其次工具機未來不是看毛利,而是朝向自動化和智慧化、以及高附加價值階段發展;再者現在是智慧化時代,控制器和軟體統一規格、降低成本是關鍵。許...

企業逾期報稅 最高罰9萬工商時報 2021-10-06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我國109年度所得稅申報期間為110年5月1日至110年6月30日,但目前還有部分機關團體、營利事業尚未申報營所稅與未分配盈餘,若超過補報期限仍未申報,稅局將依營所稅額加徵20%怠報金,最高裁罰9萬元。台北國稅局指出,營利事業與機關團體應在所得稅申報期限完成營所稅、未分配盈餘等申報程序,未申報者將依序被國稅局列入「滯報」與「怠報」範圍。根據台北國稅局統計,每年約有2千家單位(營利事業與機關團體)為逾期未申報者。國稅局首先會針對這些未申報單位發出「滯報通知書」,業者必須在收到後15日內(滯報期限)需補辦申報,若機關團體或營利事業在滯報期限內補繳營所稅與未分配盈餘稅款,僅需額...

歐盟碳關稅2026上路 我鋼鐵最傷聯合報 2021-10-05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二○二六年生效,將對進口高耗能產品收取碳關稅。經濟部評估,我國約二四五億元出口歐洲產品受衝擊,以鋼鐵業最大宗,短期影響雖有限,但長期待觀察;另會協助中小企業「碳盤查」,並推動「大帶小」,從產業鏈角度出發,讓大企業帶領中小企業減碳。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說,政府目前談到碳關稅只關注排碳大戶,遲未規畫對中小企業的衝擊報告,但若沒有更審慎的科學評估做基礎,沒辦法提出具體有效的減碳或循環經濟輔導因應方案,中小企業在碳關稅政策可能受傷慘重。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昨邀相關單位報告和備詢,經濟部說,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二○二三年試行、二○二六年全面生效,水泥、鋼鐵等高耗能產業為主要對象,管制...

國營事業供電自給率 拉高經濟日報 2021-10-05
天然氣、煤炭價格狂飆,引發能源危機疑慮,傳出經濟部最近下令,要求中油、中鋼等國營事業提高供電自給率,並且設下超高標。因大陸限電問題續燒,經濟部此次從國營事業下手,突顯國內供電缺口問題,台灣可能正面臨同樣的限電危機。產業人士分析,台灣本身不產油也不產天然氣,台灣有98%的能源是仰賴進口。最近不論國際天然氣、煤炭、原油價格齊漲,而且漲幅相關可觀,台灣電價、油價、天然氣價卻還在凍漲,大家可能輕忽能源危機已經逼近的風險。傳經濟部最近下令,要求國營事業配合提高供電自給率,以增加台電的電力調度彈性,而且設下超高標,尤其是營運規模最大的中油、中鋼首當其衝。據傳,中油最近送出一份自給供電計畫書,已經列出所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