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算電力、土地 全台頂多能再蓋20大廠經濟日報 2024-07-01
台灣半導體大廠持續擴產,雖創造就業機會,但建廠擴廠用拉升工業用電,也使供電議題持續業界關注焦點。半導體鏈已憂心,先進製程推進,可預期工業用電力供給吃緊,估計台灣土地與供電最樂觀預估,從今年起算,僅能再蓋20座大型廠,包含先前業界估計的10座資料中心,預期最快在2026年電力供應將達到上限。台灣工業用電價格較國際低,除了半導體業者爭相擴展,國際大廠更是紛紛提出來台設置資料中心,雲端服務業者AWS、Google和微軟外,近期蘋果也計劃在台灣設置資料中心,更與台灣業者合作設計。高科技業工程業者估計,國內外都有業者計劃建置或升級資料中心,粗估新建資料中心超過10座。業界推測,近期半導體業都喊出要開先進...

AI 世代來臨加速導入新機台 封測鏈利多來了經濟日報 2024-06-24
AI世代來臨,高規格、高算力帶動下,封測廠為滿足新一代Burn-in老化測試規格,正加速導入新機台,帶動雍智、印能等相關業者商機大開。其中,雍智長期在老化測試板有高市占率,印能則積極切入Burn-in爐領域,後市同步可期。法人指出,雍智以供應LoadBoard、ProbeCard等業務為主,隨著AI趨勢、小晶片(Chiplet)及異質晶片整合形式陸續崛起,該公司的老化測試板業務快速增溫。雍智說明,老化板的設計及製作是IC測試關鍵,在半導體元件的應用頻率、速度和發熱及阻抗匹配等考量下,老化板設計相對複雜,伴隨新興科技發展,愈來愈多的IC產品都要經過老化測試。業界分析,晶片高速運行下,後段測試難度...

汽車市場朝智慧化領域發展 代工三強拚車電應用經濟日報 2024-06-24
全球汽車市場朝智慧化領域發展,引爆汽車電子化商機,鴻海、廣達、英業達等台灣電子代工廠均積極搶進,成為提升業績與獲利另一大動能。鴻海啟動「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三大平台策略。鴻海董座劉揚偉日前於股東會上強調,全球電動車市場仍處於正成長,團隊將擴大產能,全力滿足市場需求。此外,旗下MODELB跨界休旅電動車將進入量產階段,最快預估今年底有機會開始預訂。廣達積極布局車用電子相關領域,公司透露,車用電子是旗下毛利率最高的業務,部分品項毛利率高達四成,且出貨規模不斷擴增。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先前說,雖然近幾季電動車產業有些疲軟,他仍看好自動駕駛前景,無論是傳統汽車品牌、新創業者都積極發展相關技術,...

鴻海三大事業搭上AI浪潮經濟日報 2024-06-21
鴻海3月下旬市值重返2兆元,不到三個月,市值再增加1兆元,跨越3兆元大關,市場資金簇擁帶動股價勁揚的背後原因,來自董事長劉揚偉讓集團旗下三大事業:伺服器、電動車與智慧手機都搭上這一波AI浪潮。鴻海在最受矚目的輝達(NVIDIA)GB200伺服器拔得頭籌,率先出貨;智慧電動車也持續擴大交車;至於最大客戶蘋果也宣布在今年秋季新款iPhone16導入AI應用(AppleIntelligence),換機潮可期,鴻海將成為贏家。鴻海旗下負責伺服器製造的工業富聯(FII)董事長鄭弘孟先前表示,台灣GB200伺服器產能已到位,海外首個GB200伺服器生產線將在墨西哥,最快第3季小量生產。工業富聯4月已經出貨...

機器人明年上線 商機熱經濟日報 2024-06-21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持續擴大採購AI伺服器之際,也全力加速開發機器人Optimus,Optimus「千人大軍」明年將在特斯拉工廠上線,為人形機器人實際應用增添更多想像空間,同步引爆廣明、所羅門、盟立等台灣機器人指標廠商機。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今年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註(COMPUTEX2024)期間,特別繞去參觀廣達集團旗下廣明子公司達明機器人的機械手臂,也讓達明機器人頓時躍上市場焦點。達明機器人董事長何世池指出,達明機器人超越其他機器人品牌之處,在於內建視覺系統和AI推論引擎,而雲達的AI伺服器和西門子的軟體大幅提升達明機器人的AI能力。輝達則協助創造數位孿生。達明機器人營運長黃識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