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園區去年營收衝3.5兆經濟日報 2022-01-05
科學園區景氣強強滾。由半導體領軍,三大科學園區營業額持續攀升,且優於預期,據熟悉科學園區的執政黨高層人士透露,2021年我國科學園區營業額有望突破3.5兆,將再創歷史新高紀錄。一位科學園區管理局官員表示,園區廠商的景氣確實相當好,目前並沒有聽聞負面消息,惟疫情發展充滿不確定性,園區的榮景預期將維持下去,惟難以判斷可以維持多久。科技部表示,隨著全球景氣穩定回溫,受惠遠距商機、5G、車用電子、高效運算等應用需求持續擴展,2021年上半年營業額達1兆7128億元,年增率達25.2%,創近八年成長最大幅度。累計至2021年8月,營業額進一步成長至2兆3706億元。去年10月,三大科學園區營業額更來到3...

大立光 啟動一條龍布局經濟日報 2022-01-04
市場傳出,在大客戶蘋果要求下,大立光(3008)擬跨足下游鏡頭模組(CCM)領域,結合既有鏡頭及音圈馬達(VCM)業務,啟動垂直整合一條龍布局,打破蘋果鏡頭零組件專業分工現狀,iPhone鏡頭供應鏈未來恐面臨重新洗牌;同時,大立光也藉由跨足下游模組拓展車用市場版圖。大立光新策略將收兩大成效,首先讓公司從iPhone純鏡頭供應商,向下延伸整合,有望擴大iPhone供應鏈市占,拉高戰略地位;其次是車用戰力大加分,力抗對岸勁敵舜宇,並與亞光、佳凌等台灣車用鏡頭廠展開新一波搶單大戰。目前iPhone鏡頭模組供應商以韓國LGInnotek、鴻海轉投資夏普為主,近日盛傳鴻海也可能切進。據了解,為因應轉進模...

中鋼獲UL頒發全球首項鍍鋅鋼品再生材料含量驗證經濟日報 2022-01-03
中鋼(2002)配合客戶提供具公信力的再生材料產品,去(2021)年將所生產的鍍鋅鋼品SGCCRC12提高廢鋼使用比例至12%,並通過UL2809驗證,成為全球鋼鐵業首家通過UL再生材料含量驗證的企業,樹立循環經濟新典範。UL2809為美國知名驗證機構UL(UnderwriterLaboratories)所制訂的環境聲明驗證,申請者須通過UL嚴格的生產流程及再生材料管控審查,方能獲得證書。全球領先的個人電腦、印表機及3D列印解決方案供應商惠普公司(HP)不僅前(2020)年獲得UL頒發全球首項海洋回收塑料含量驗證,也逐步對供應商提倡環境永續政策,HP組裝廠也向中鋼公司提出鍍鋅鋼品SGCC再生材...

看好元宇宙「大爆炸」 科技廠重押聯合報 2022-01-03
二○二二年將是元宇宙軟硬體發展的關鍵一年,蘋果、微軟、Google及臉書母公司Meta等科技大咖今年預料都將推出元宇宙(metaverse)新產品或功能,距離讓民眾在虛擬三D空間內遊玩或工作的願景,更近一步,堪稱是元宇宙「大爆炸」的一年。這些科技大廠正在押注,元宇宙將開啟從iPhone於二○○七年問世以來、規模最龐大的新市場。高盛分析師謝里登認為,元宇宙將是「消費模式的下一個重大轉向」,未來投入開發元宇宙技術的資金上看一點三五兆美元。CNBC報導,Meta正大舉押注元宇宙科技,目前已在製造及銷售虛擬實境(VR)頭戴裝置。Meta計畫今年推出新的VR頭戴裝置「ProjectCambria」,號稱...

華為擁三資源 台廠新勁敵經濟日報 2021-12-30
華為有意自建晶圓廠跨入半導體製造,在北京一聲令下,大陸IC設計廠勢必上門投片「力挺」,配合自家海思晶片設計出色能力與集團一條龍布局優勢,及大陸官方、中芯既有晶圓製造等三大資源撐腰,以現階段大陸無法取得高階製程設備研判,初期應以成熟製程為主,聯電(2303)將最受威脅,且仍會以追趕台積電、達成中芯未成就的使命為終極目標。根據研調機構統計,中芯國際今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占率居第五大,與老四格芯市占率都約5%,差聯電約兩個百分點,前二大則是台積電、三星。中芯過去力拚超車聯電未果,離台積電更有很大一段差距。但華為在晶片設計技術超群,旗下海思當時未受美國禁令限制時,就能以5奈米晶片在台積電生產,一旦華為跨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