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桃園強勢發展 楊梅年增146%居冠經濟日報 2022-04-28
桃園工業地產快速發展,供給有限下,交易版圖由北往南,出現洗牌現象,信義全球資產統計實價登錄交易,桃園工業地產2021年總交易規模達908億元,連5年規模成長,並創近10年新高,交易規模較前年成長的5個行政區中,有4個行政區位於南桃園,又以楊梅區增長99億元、年增146%最多。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柯宏安表示,近年台商回流,電商物流等產業也有強勁的購置工業土地與廠房自用需求,加上政府輔導非法違章工廠轉型,企業為取得合法土地工廠而興起一波遷徙潮,也都帶來工業地產交易動能。桃園有許多發展成熟的重點工業區域,近年供不應求下價格也已攀升,因此企業購地設廠自然就會往成本較低的區域布局,南桃園如楊梅等區域因單價...

手頭緊 中小建商暫停建經濟日報 2022-04-27
中央銀行嚴打炒地,加上營建成本上漲,銀行主管指出,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部分手頭資金較緊的中小型建商,取得建照後卻暫緩興建的情況,而這也是國銀建築貸款年增率可能持續降溫的主要原因。銀行主管指出,近期房市有許多利空,除了財經部會近年來陸續推出一系列打炒房措施外,央行今年3月意外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以及營建成本上漲,建商必須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促使房價持續高漲。央行理事、合庫金控董座雷仲達先前便分析,缺工缺料問題為全球現象,要建商不轉嫁給客戶很困難,且大廠去中南部設廠,提升房市剛性需求,加上建材成本上升,令部分建商申請建照後卻暫不興建,致房市供給變少,即使央行升息,這三大因素都讓房價短期內易...

北市未來5年商辦新逾80萬坪「這區」竟佔一半MyGoNews 2022-04-27
近幾年北市大內科、南港以及北士科等三大產業聚落廠辦買氣熱絡,甚至不斷出現購置整棟、半棟、好幾樓層的交易資訊,而在全棟廠辦現貨釋出稀少下,興建中、尚未完工的預售廠辦案的價格也因此跟著水漲船高。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回顧過去十年內湖科技園區的大型交易,可以發現全棟交易的交價金額幾乎呈現逐年上漲緩步推升的現象。如西湖段的飛雁總部大樓在2010年以全棟35.6億、單價每坪約50萬向華固建設購入,隔年三商美邦人壽以每坪約61萬購入萬國科技中心,緊接著2012年富邦人壽以70.9億元買下「長虹新凱旋大樓」廠辦案、每坪單價已趨67萬元,直至2017年中華郵政則以64.2億元買下「長虹新世紀企業總部」,單價...

內科廠辦成交單價 十年三級跳工商時報 2022-04-26
高力國際25日指出,在企業獲利攀升、積極置產下,近十年大內科園區的大型廠辦大樓成交案例至少28棟,平均每坪成交價已從40萬元飆漲至目前的7字頭、漲幅七成五;不過未來五年台北市將有逾80萬坪的新增辦公室釋出,未來「漲聲」是否持續響起,值得觀察。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25日表示,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台北市大內科、南港、北士科等三大產業聚落,廠辦市場買氣熱絡,近10年不斷出現買家收購整棟、半棟、好幾樓層的成交案例,在全棟廠辦現貨釋出稀少下,開發中的預售廠辦案,價格也水漲船高。劉學龍表示,內科園區全棟大樓成交案例每坪單價逐年上漲,10年來從每坪40萬元漲到目前的70萬元,以西湖段來說,2010年時華固...

太平洋商業大樓四樓層 華岡集團11億購入工商時報 2022-04-26
台北東區忠孝東路、延吉街口知名地標「太平洋商業大樓」,其中四個樓層,25日以總價11.12億元拍板易手給知名航運公司華岡集團,賣方為太設及子公司豐洋興業,每坪成交價飆破百萬大關;其中太設可獲利處分利益達7.9億元,可望為今年業外獲利的大補丸,依目前股本估算,有機會貢獻EPS達2元,預計第三季認列。原本為太平洋建設於民國72年就投資興建的「太平洋商業大樓」,屋齡39年已屆都更年齡,原本一直是太設的總部大樓,為了資產活化,太設決定脫手,25日拍板敲定,其擁有的6、8和13樓三個樓層、共約832坪,以9.8億元處分給華岡航務公司、嘉航國際物流公司、及華泓國際運輸公司;據經濟部公司登記資料顯示,這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