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海大跨界 搶進遠距醫療經濟日報 2022-02-15
鴻海(2317)B事業群總經理姜志雄表示,鴻海集團的智慧醫療與健康裝置布局,將以台灣市場為起點,明年計劃進軍東南亞市場。這次三方合作,是由鴻海提供「硬」醫療等級的硬體裝置,與「軟」包含App應用介面、雲端接口及後台病患生理訊號監控判定演算法的設計與開發。並與擁有醫療等級感測器的臺醫光電合作,將感測器與鴻海醫用硬體裝置整合為一,並將臺醫光電的醫療模組演算法融入整個軟體開發,使整體設計更為進階。目標是打造數位健康的生態系統。姜志雄表示,集團在2019年宣布3+3轉型升級計畫,三大產業之一就是數位醫療,鴻海在數位健康產業已經鴨子划水很久了,不只做產品,還延伸到服務、生態,因為只有生態才能創造最大的貢...

被動元件雙雄 喊谷底已過經濟日報 2022-02-14
受惠農曆年後消費性需求回升,加上伺服器、車用等應用強勁,以及大廠減產策略奏效,被動元件產業金虎年開春報佳音,國巨(2327)、華新科高喊谷底已過,訂單出貨比(B/B值)再度回到代表景氣擴張的1以上,擺脫去年第4季下游消化庫存,導致訂單萎縮的窘境。被動元件業者透露,去年第3季過後,手機、筆電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市況開始出現雜音,拖累客戶端對被動元件的拉貨動能,多數被動元件廠積層陶瓷電容(MLCC)標準型品訂單出貨比滑落至1以下,且開始出現減產、調降報價等動作,協助終端降低庫存。因應先前市況降溫,全球MLCC市占率總和高達65%的日商村田、南韓三星電機、台灣國巨等三家巨頭,對標準品都有程度不一的減產策...

科技產業園區去年營業額突破4,500億元 創歷史新高經濟日報 2022-02-14
經濟部加工處統計數據顯示,去年科技產業園區營運大爆發,據統計全年區內公司家數首度突破700家、達到715家,進、出口額則分別成長32.4%及16.4%,達到117.27億美元及166.76億美元,而營業額更首度突破4500億元、年增16%,達到4656億元。經濟部加工處分析,受惠於全球半導體需求強勁,以及疫情帶動電子商務及資通訊商機,不僅去年公司家數、進、出口額、營業額創高,員工數亦突破8萬6千人,創下近20年新高,呈現經濟高度活絡榮景。加工處處長楊伯耕展望新的一年,加工處將乘勝追擊,積極落實開新區、育人才、促升級、推更新及拼永續等五大施政重點,包括積極推動高雄軟體園區第二期基地、屏東科技產業...

旺宏搶3D NAND商機 跑最快經濟日報 2022-02-11
威騰、鎧俠的兩座生產3D儲存型快閃記憶體(3DNANDFlash)廠房發生部分物料汙染事件,震驚市場。業界指出,3DNAND晶片具有最高密度及最低製造成本優勢,市場需求爆發,台廠目前以旺宏(2337)在3DNAND領域跑最快,已有多款自研晶片量產,大咬3DNAND商機。旺宏董事長吳敏求指出,記憶體需求將持續擴大,市場成長性強,預期3DNAND晶片將取代DRAM,成為市場主流,同時,技術創新也會持續擴大旺宏另一項主力產品編碼型快閃記憶體(NORFlash)的應用。吳敏求分析,人工智慧(AI)、邊緣運算、5G及汽車電子將帶動大數據洪流,對記憶體需求增多。目前記憶體市場以DRAM為大宗,3DNAND...

日月光增設關燈工廠 毛利率看升經濟日報 2022-02-11
日月光投控(3711)積極建置智慧工廠,預期今年將大增十座關燈工廠,累積數量達37座,此舉不僅有助於提升效率與毛利率,也可以增加車用客戶對日月光投控的信賴度。日月光投控董事長張虔生曾提過,日月光半導體自2015年始投入自動化關燈工廠計畫,從自動化開始扎根,實踐客戶、供應商與日月光投控製造流程的三維度的異質整合,以先進的資訊科技贏得客戶信任。日月光投控執行長吳田玉說,儘管封測是半導體的傳統產業,日月光選擇自2011年開始投入關燈工廠,就是希望藉由數位轉型,提高公司附加價值。日月光投控指出,原本去年智慧工廠預期累積建置27座,但實際僅約25座,有二座遞延,不過今年累積數量會衝上37座,也就是增加十...